林墨寒走后,桑吉市委市政府就忙着为春种的事情伤脑筋。
农民伯伯们听说种得好好的玉米不让种了,现在家里又没有准备好其他的种子,就都怪市政府的官儿们干什么吃的!把我们农民害苦了!
高剑虹知道这件事可不是玩的。民以食为天。虽然种水稻他们不愿意,还有很多人让地荒了,可是这两年种玉米都得到了好处,现在不让种了,这就等于政府让农民的既得利益打了水漂。老百姓是最朴实的,政府给他们好处,他们就赞美你,说你是好政府现在不能给好处,又要剥夺他们的利益,他们就认为政府官员坏,不为他们作主,让他们白受损失。
开始有十几个村的村民跑到市政府门前的停车坪里,打着我们要吃饭,我们要收入之类的旗号,头上还扎着布条,敢死队员似的,声称政府不帮着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他们决不罢休。
高剑虹伤透了脑筋。
春播时节已经到来,市农业局由于局长被撤,一时之间组织种子非常困难,一个两百多万人口的地级市,要弄那么多种子岂是玩笑?
省长袁克多次打电话询问这件事情,问民间是不是存在隐患,让高剑虹务秘将这件事切实办好。省委书记周世杰也打过一次电话,问高剑虹在组织良种方面是否有困难。
高剑虹不愿意这么一件事情让省委领导*心,就说放心吧!首长,我会办好的!
表态容易实施难。高剑虹看着S*W那些请愿的农民,简直一筹莫展。
为了了解农民的实际愿望,做好教育引导工作,高剑虹利用节假日到各个县区进行T研。市长在节假日T研,下面的干部自是不能休息。易洪林在和县,离家里那么远,所以就更不方便天天回家。他住在和县,有时间就到各个地方转转,发现了一件很让他_gan兴趣的事儿。
当地农民在山上种一种红薯一样的东西。但这种东西又不是红薯。红薯在冬天如果不窖藏,就会全部腐烂掉,可是这种东西不权不腐烂,连味道都基本不变,放在家里放一个冬天,依然鲜鲜的好吃。当地人把这种东西叫雪莲果。
易洪林在市场上也发现这种雪莲果相当好卖。红薯的价格一般都是八毛左右,但这种雪莲果却可以卖到三元钱一斤。而且亩产产量很高,一亩地可以收成八千斤左右。易洪林又好奇地查看了雪莲果的来源,其实它也属于薯科,原产地在南美安第斯山脉,现在有农民把它引种过来,既无病虫害,产量高,而且销路又好。
他把自己的发现写在本子上,决定对这种植物进行更shen入的研究,这样做也许有一天会有益当地的农民。从这件事上,易洪林认为自己是一个有心人。
易洪林还发现,和县的特产销路非常不畅。因为当地人都是农民,没有有意识去培养属于自己的专业销售人员,所以有两个乡镇的人都种了大量雪莲果,但是很可惜的是,都像红薯一样窖藏起来,无法卖出。他们为销路愁得头发都白了。
易洪林想,如果组织一批人帮他们把雪莲果卖掉,老百姓都不知多么欢喜。
正在想这件事情的时候,高剑虹带领的T研组来到了和县。
高剑虹把李运开等领导都叫到一起,问计当前春种的问题,请大家帮着拿主意。
李运开也觉得非常棘手。两百多万人口,突然之间要拿出可种的种子来,这岂是儿戏A?大家都沉默。
高剑虹的脸就黑了。
易洪林发言说:我想提个建议,但可行不可行还得领导定夺,我经过T查,认为有一定的可行x。
本章未完...
=== 华丽的分割线 ===