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青云真是懊恼A!怎么摊上这么个不讲理的父亲呢?明明是一个好心想减轻他们的负担,没想到好没捞着,反落了个满身的不是!捡起地上的钱,朱青云灰溜溜地跟着父亲去地里割稻子。
今年朱青云却是主动向单位请了一天的假,回家帮忙ca秧的。也许是做了父亲,多了一份责任,也许是年龄看Zhang,知道体贴父M_,总之,今年回家,这种心情是不一样的,是心甘情愿地要为父M_分担一点重活。
让朱青云想不到的是,这趟回家却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巨大收获。
朱家的田地不多,总共也就五亩多地,离得也很近,就在村庄的周围。
今年的稻子获得大丰收,父M_都很高兴。地里的稻子已经收割完了,就等着ca秧。
天还没亮,一大家人就起床吃饭,趁着早上凉快赶紧去ca秧。
小妹朱晓燕去年在复读了一年高三后,终于考上了赣南师范学院,暑假回来也在家帮忙。因为朱青云只有一天的时间在家,父亲就安排今天ca村庄竹林后面的那块3亩地。妹子和M_亲负责拔秧,朱青云和父亲负责ca秧,一上午,两人就ca完了一大半。朱青云累得yao酸背痛的。
中午返回家吃饭的路上,朱青云和妹子朱晓燕边走边聊。
两个人来到竹林边,看到前面有几个人正在争执着什么。
朱青云走上前一看,一个是村里的种粮大户朱月忠大叔,另外几个人不认识。
只听那几个人围着朱月忠,说:“朱大哥,你就把粮食卖给我们吧?我们的价钱可比粮站高多了,每百斤高出五块钱呢?”
“不卖!”朱月忠摇头说。
“月忠大哥,你咋那么死心眼儿呢?有钱不赚A?你家那近十万斤粮食,卖给我们可多了五六千块钱A!”另一个人说。
“不卖,你说什么我也不卖,我家的粮食每年都是卖给国家粮站的,其他人我一概不卖!”朱月忠很干脆地说,似乎一点都不为那五六千块钱心动。要知道,五六千块钱那时可是一个普通工作人员一年多的工资A!
还有这么高觉悟的人A!朱青云顿时就产生了兴趣。因为从一个新闻工人的角度来看,他立刻就发现这是个绝好的新闻故事。今年全国很多地方遭遇洪灾,粮食增收是个大问题。余河也有很多地方被淹,黄麻镇决堤了,那一片农田几乎是颗粒无收。在这样的一个大灾之年,月忠大叔的这种行为就显得非常高尚非常可贵。
于是他走到月忠大叔身边,向他了解了起来。
月忠大叔告诉他,这位姓陈的粮贩子,去年就来找过我,我没有卖余粮给他们,今年还来,我照样不卖给他们,别以为有钱就能收走我的粮食,钱再多我也不卖,我要卖给国家。
月忠大叔说完,就赶那几位粮贩子走,自己则头也不回地返家吃饭。
粮贩子们都垂头丧气的,在竹林里坐了下来。
朱青云很好奇,又跟他们攀谈了起来,边听他还从口袋里掏出了小本子记录,记着记着,一篇j彩的新闻小故事就在朱青云的笔下形成了。
下午ca完了地里的秧苗,朱青云几乎是连饭都来不及吃,就匆匆赶回了县城,因为他急着要把这篇新闻整理出来发到省报去。直觉告诉他,这篇稿子很有可能获省新闻奖,一定要抓住这个时效x。
当晚,朱青云连夜在家里把稿子整理了出来:
粮贩子碰壁记
八月,夏粮登场。一伙粮贩子开着拖拉机来到余河县安平镇朱家村。忙乎了一天,这伙粮贩子却在村头的竹林里,互相埋怨起来:“我说了别来,去年我就碰过这个朱月忠。是个死心眼的倔老头!”
本章未完...
=== 华丽的分割线 ===