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最先动笔的人自然就是李闲,答这两道题目并不需要太多构思,该有的考虑他早就考虑过了,第一道题只需直接写就行。
至于第二道题,李闲虽然没准备,但这道题考的其实并不全是考生的政治嗅觉,而是考生的胆量,毕竟敢想和敢写并不是一回事。
眼看着李闲奋笔疾书,其它犹豫着不敢下笔的考生大约是受了他的影响,很快的,殿中就响起了悉悉索索的笔锋落纸声。
一天时间,两道策论,时间还是有些仓促,一分一毫都不能*费。
第一道题是时下的热门话题,对于这些已经经历了三试洗礼的考生们来说并不难。
但也正是因为题目不难,因此要想在所有人中neng颖而出,就变成了一件极其艰难的事,所有人都费尽了心思想要得出新的治灾方案,因此花在第一道题上的时间最多。
第二道题目则完全相反。
朝廷的问题多吗?
很多。
比如文官过剩,比如各大衙门办事效率不高,又比如贪腐还是没有肃清
但这些问题一个比一个尖锐,即使有看法也未必敢写。
同时这些考生都知道,自己不敢写,其它人也是一样,因此花在第二道题上的时间反而很少,多半是挑一些可有可无,可说可不说的问题来提出看法。
时间一点一滴过去,当一道锣声敲响,意味着距离交卷只剩下最后一个时辰。
此刻大部分人都已经打完题目,听到锣声时已在检查疏漏以及有无错字。
自检完成之后,不少人又不约而同的投向前方的一道身影。
只见他依然笔墨不停,仿佛有写不完的答案一般。
众人无不佩_fu,第一道题那般简单,李闲怕是早就答完了,估计是在第二道题上下功夫。
不愧是能得满分的人物,就连写可有可无的答案也能写这么久!
锣声再一次响起,意味着交卷的时间到了。
李闲几乎是压着锣声停下笔来,宦官来收卷子的时候,甚至上面的墨迹都还没干。
交完了卷子便要等待批阅,因为jin_ru殿试的人数不多,礼部又是重点安排,因此阅卷的时间不会太长。
等到阅卷完毕之后皇帝就会出现,然后钦点一甲三人,在这期间考生们可以在殿中等待小叙,但不得喧哗,也不得离殿。
后殿。
经过三试淘汰,jin_ru会试的考生不过一二百人而已,而阅卷的礼部官员足有二十多人,平均分到一位考官手中的试卷,不过寥寥几张而已,加上题目只有两道,因此批阅起来速度很快。
张宅友心里很是xing_fen,因为这是他第一次参与殿试阅卷,因此打起了十二分j神,如果他手上的卷子能有不错的答案,那他也有出头的机会,甚至有机会被陛下点名提问,到时候就有机会一抒自见,若是说的陛下满意当场升官也不是没可能。
不过xing_fen归xing_fen,不能冲着结果随意更改过程,他迅速T整好心态,便坐下来开始批卷。
会试的时候考生们就已经具备一定的水平,到了殿试则还要更高,他翻开第一份的时候,脸上就露出了满意之色。
嗯,答题有理有据,字迹优雅,该说的说的清楚,不该说的一个字也没写,不错。
接着第二份,同样是逻辑严谨,笔锋儒雅,而且比上一份答的更好。
本章未完...
=== 华丽的分割线 ===