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照往年的规矩,批阅考卷的考官需要在考卷上作批注,尤其是最终挑选出的优秀卷子。
考官需要在卷子上注明为何给高分,这份卷子优秀在何处,又或者补充上一些自己的见解,例如还有何改进之处,让皇帝过目。
今年也是一样,然而几十份卷子唯独皇帝手上这一张,只有考生密密麻麻的字迹,却没有考官的批注,哪怕一个字都没有。
张宅友抬头看了一眼,立马就认了出来那是让自己心头发怒的卷子。
果然,这字写的实在太差了,连陛下都看不下去了,真不知道尚书大人为何要将这份卷子放进来
他偷偷看了一眼杨厚德,见他不动如山的样子只能硬着头皮道:“启禀陛下,是下官批阅”
如果他有的选他肯定不肯说是自己批阅的,毕竟他真的看不上这份卷子,但是谁叫杨厚德不说话呢?
他可不敢当着陛下的面揭了顶头上司的老底,毕竟回去还要在礼部待呢,只能硬着头皮挨陛下一顿训了,希望不要降他的职才好A
“不错。”
然而皇帝的话出乎他的意料,张宅友愣了一下,再次下意识地说道:“什么?”
皇帝眯眼看他一眼,只这一眼就让张宅友冷汗直流,直想抽自己zhui巴。
皇帝没有再重复自己说过的话,再次将目光投向考卷。
这是一份特殊的考卷,没有提到任何先贤之言,也没有照搬朝廷往年的治旱成就,开门见山地罗列出一条条治理之策,甚至有很多连他都看不懂。
但皇帝仍然没有漏过一字一句,因为这一道策论_geng本没有写哪怕一句废话,这才是真正的“策”!
甚至答案末尾,他还_geng据实地举了一个例子,来论证此策的可行x,更是创天下之新。
再看到第二题,更让皇帝心喜不已。
因为这考生的胆子实在太大了,他不像其它考生只挑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来说,他直截了当地点出朝廷办事流程复杂繁琐,又提出“万事溯源”,认为该由源头开始,从朝廷朝会开始改进!
要知道朝会是立国就有的规矩,是第一任皇帝就在做的事,要求改进朝会,简直与说皇帝不对没什么两样。
而这个世界,是没有人敢说皇帝的不是的。
这份考卷就像是一道耀眼的光芒照进皇帝心里,又再度映进皇帝心中,通篇看完,皇帝只觉得意犹未尽,还想再看他写,或是再听他说。
不用问,他也知道这卷子是谁写的,因为这字实在够特殊,仅仅比那些将门子弟强上半分而已
他惊叹于此字惊为天人,又讶异于李闲前后两次答卷差别之大,完全颠覆了他心中的形象。
“为何没有批注?”皇帝再度问道:“你对此人的治旱之策可有看法,亦或是改进之处?”
皇帝下意识的认为,这卷子足够优秀,也许是张宅友也没有更好的想法,但这也足够了,能看出这卷子的特殊之处便是张宅友的长处,哪怕张宅友说一句没有改进之处,只就张宅友的眼光,皇帝就打算嘉奖一番。
张宅友愕了愕,为何没有批注?
因为他压_geng没看完卷子A!
这卷子他本来都打算扔到一边的,怎么会有批注?
而那狗屁不通的治旱之策他更是没看完,哪怕现编也编不出说法来A!
本章未完...
=== 华丽的分割线 ===