另外我也说几句那什么,现在很多所谓的假爱国分子假卫道士以及热血的有些二B的青年,面对敌国挑衅,他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自己人为难自己人,打自己人,砸自己人花钱买的车,围攻自己人工作的单位,让很多自己人无法工作无法赚钱无法生活,我能冒昧的问一句,您这是被傻B的还是纯粹就是一傻B?
您连身边需要帮助的人都无法伸出援助之手的时候,您还想着攻打谁谁谁,您连拿命给您提供现在可以安稳生活的那群英雄的历史都不知道,您好意思说您爱国么?您裹着爱国的遮羞布都掩藏不住傻B的味道,您还假装义愤填膺干嘛呢?累不累A?
懒得说了,帖子写完,我会休息一段时间,一是真的很累,二是利用时间修改小说交给出版社。
最后一句写给所有喜欢和不喜欢我的读者:
喜欢我的,我会回来继续给你们带来故事,不喜欢我的,我也会回来继续给你添堵。
因为写故事讲故事是我的爱好,我离不开,我依然会回来,无论写什么。
我希望大家有事没事多顶顶这个帖子,多留言,这好像是我正经八百第一次说这样的话吧?
不是别的目的,是希望这个帖子长存,让更多的人来看这种完本的免费的小说。
其他的,还没想起来说什么,那就敬个军礼吧。
说完了小说,我在说说关于那段历史吧,算不上科普,只是普及。
第一次入缅作战失败撤退的时候,东线中线西线作战部队都撤退了。
远征军的西路军,由于缅甸战场右路英军不断后撤,将中路平满纳地区的中国军队右翼完全暴露给日军,东线方面由于中国军队兵力薄弱,阵地不断失守,撤退成了最好的作战方式。
远征军的东路军,在1942年4月24日,在日军猛烈攻势之下,第6军被迫放弃雷烈姆,日军随后从雷烈姆北进,东路军被迫放弃雷列姆之后,且打且退,1942年5月12日,退到萨尔温江东面,随后撤回国nei。
远征军的中线作战部队,在1942年5月1日全部撤至伊洛瓦底江以西以北地区,此后第五军直属部队、第200师、第96师、第66军的新38师徒步轮流掩护撤退。且在5月9日,又在卡萨地区发现日军,当时兵力不足,且新38师、新22师主力至少需要一天半才可以从前线撤下,杜聿明认为日军有可能从南北包围将远征军歼灭,从而下令第93师在右翼掩护,并且在孟拱附近占领掩护阵地,同时命令各部队分路回国,自寻生路。
新38师师长孙立人没有听从杜聿明的命令,向西撤往了印度,这也就成为了第一次远征结束之后唯一一支保存建制的部队。
同时,杜聿明率领第5军直属部队和新22师,最后迷路走入野人山,当时三万五千多人的队伍入山(也有数据说是四万多人),后来一架美国飞机在野人山上空发现了这支军队,盟军随后空投了电台、粮食、药品,使得这支军队终于走出了野人山,由于预定回国路线所经的中缅国境已有大量日军把守,这只部队最后还是改道去了印度,而到达印度后,这支队伍仅存八千余人左右,两万多人丧身野人山nei。
从中国军队入缅算起,中缅印大战历时3年零3月,中国投入兵力总计40万人,伤亡接近20万人。
20万鲜活的生命,战死他乡,落叶不能归_geng,他们和很多本土作战的英雄一样,都是该值得祭奠与缅怀的。
而现在,很多远征老兵由于在撤退途中以及队伍打散了以及其他原因,都留在了缅甸那边,随着时间的推移,那些没死在战争中的远征老兵,却消逝在思乡的岁月里。
为什么远征老兵不得回家?
缅甸战场结束后,nei战紧接着就爆发了。
远征军人中很多都是不愿意去打nei战,就当了逃兵,理由是他们打了那么多年仗了,累了,也实在不想打了,特别是不想中国人打中国人,所以就悄然留在缅甸。
本章未完...
=== 华丽的分割线 ===